
两年前,2022年5月初,辽宁舰编队突破第一岛链,进入西太平洋,其航迹一度逼近台湾东部海域280公里处。这一行动并非简单的“自由航行”,而是释放出明确信号:中国具备从东部对台湾实施“防区外打击”的能力,并决心切断外部势力干预台海的通道。 此举,也直接引发了美军双航母编队的强势回应——“林肯”号和“里根”号两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从东西两侧对辽宁舰编队形成钳形攻势,意图试探我军实力,甚至可能进行了模拟攻击演练。 这正是央视节目首次公开报道的三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中美航母舰载机交锋的战略背景。
这次对峙,美国海军动用了其最精锐的力量。 “林肯”号航母搭载了第5联队的舰载机,包括三个FA-18E型、一个FA-18F型攻击战斗机中队,以及EA-18G电子战机、E-2D预警机等,更值得注意的是,还有海军陆战队VMFA-314“黑骑士”中队的12架F-35C隐形战斗机。 “里根”号同样配备了强大的舰载机力量,双航母战斗群的规模和先进程度,无疑对辽宁舰编队构成了巨大压力。
展开剩余79%面对双航母的围堵,我军展现出超乎预期的实力和应对策略。 央视画面清晰地展现了歼-15战斗机与美军战机在8000米高空展开激烈的缠斗,直至2000米低空,最终成功驱离敌机。 歼-15当时的型号为早期版本,性能与歼-11B相当,主要装备霹雳-8和霹雳-12导弹,技术水平与美军F-35C和FA-18E/F相比存在差距。然而,中国飞行员凭借高超的驾驶技术和临危不乱的胆识,硬是将性能占优的敌机压制,甚至用火控雷达锁定了目标,将“狗斗”持续到敌机被迫脱离。 这场近距离格斗,是意志与技术的巅峰对决,飞行员承受着巨大过载带来的生理极限挑战,最终以我军完胜告终。 一位歼-15飞行员在返航途中激动地说:“我看到座舱外辽阔的深海大洋,我知道这就是‘我们的战场!’与敌斗争,必须‘寸土不丢,寸海不让!’”
这场海空对峙不仅有空中较量,更有海上“孤胆英雄”的精彩表演。 南昌舰,这艘万吨级驱逐舰,以其强大的电子战能力和毫不退缩的勇气,单独冲入美军航母编队核心区域,二十多天坚守阵地,近距离跟踪美军旗舰,甚至将火控雷达锁定了美军航母,随时准备发射海红旗-10导弹。 五角大楼报告中,甚至将南昌舰称为“移动的导弹要塞”。 这种大胆的行动,充分展现了中国海军在远洋作战中的自信和实力。
这场持续3小时的海空对峙,是辽宁舰服役以来首次遭遇双航母编队围堵。 辽宁舰编队始终保持至少两架歼-15战机空中警戒,采用交替拦截战术,有效保障了编队安全。 更令人瞩目的是,我军单次拦截任务成本约500万元人民币,而美军F/A-18E/F单次出动成本高达300万美元,双方消耗比达到1:4。 中国海军凭借“低成本饱和攻击”策略,有效压缩了美军的战术空间。
事件发生后,外媒报道称,美军高层对辽宁舰“以一敌二”的强硬回应感到意外,甚至一度“鸦雀无声”。 这次行动充分证明,中国海军已具备在远洋对抗强敌的能力,美军在西太平洋的绝对优势正在被逐步打破,中国海军远洋作战能力的提升也意味着未来类似行动将趋于常态化。
这场看似偶然的空中摩擦,实际上是中美之间深思熟虑的战略博弈。 它不仅检验了中国海军的作战能力,更展示了中国在维护国家主权和核心利益方面的坚定决心。 而中国海军在这次对峙中所展现出的实力,也让那些曾经轻视中国海军力量的人大跌眼镜。
两年后的今天,中国海军实力已今非昔比。辽宁舰和山东舰已换装升级版的歼-15T战斗机,福建舰也已完成首次海试,其电磁弹射技术代表着世界航母技术的顶尖水平。 未来,歼-35隐形舰载机和空警-600固定翼预警机的服役,将进一步提升中国航母编队的作战能力。 中国航母事业的发展,清晰而坚定地朝着建设一支强大的全球海军迈进,而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
发布于:内蒙古自治区Powered by 安博体育这个平台怎么样啊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